Page 415 - 2018 White Paper o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China
P. 415
人数大幅增加。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高等教育入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
学率为5%,到2015年入学率增长到30%以上。截至
2015年底,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研究生人数接近700万 有学科领域。随着新大学的不断建立与升级,中国的大
人 (MRR)。 学在校生数量也与日俱增 (Stapleton)。

在中国,ESL (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外语) 市场蓬勃 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背后的因素是
发展,人们英语学习的热情高涨,而且经济持续增长, 多种多样的,包括中产阶级日益庞大推动需求、经济发
对于新一代的父母来说,只要负担得起,他们都会给孩 展需要等。政府还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要求提升高等教
子最好的。在学习英语方面,中国家长从学前班开始给 育入学率。从入学率来看,政府的政策已经基本取得成
子女聘请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到了高中准备出国 功。但有批评者指出,政府把发展重心放在以北京大学
留学,家长便为孩子聘请持有TEFL资格证书的辅导老 和清华大学为首的著名高校,导致国内高等教育质量失
师或SAT考试辅导老师。十年前,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 衡。比如说,政府实施著名的“211”工程和“985”
大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2006年,中国已经是世界 工程,向数量有限的一流公立学校拨款数十亿美元,以
上最大的英语学习市场,英语书籍占全国图书销售量的 支持这两类高校尽快取得研究成果,提高中国高校的国
五分之一以上。来自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 (ETS,开 际地位。中国最好、资金最充足的高校大部分位于北
发托福考试的机构) 的玛丽•皮尔曼 (Mari Pearlman) 京、上海以及中国东部大城市,而且全部都是公立大
估计,2005年中国已经拥有5万所私立语言学校,既 学。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的教育政策有
有小型家族企业,也有新东方这样的大型连锁教育集 所放宽,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中
团,十年前学生人数便达到250万。到2013年,中 国已经将民办高校视为解决高等教育需求日益膨胀的重
国英语学习者人数已经超过3亿 (相当于美国的人口总 要制度。例如,2002年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
和),约占中国大陆居民的四分之一。目前中国英语培 确指出,民办教育机构是“科教兴国”不可或缺的重
训市场价值约为45亿美元,分析师预测,未来几年市 要组成部分。2000年,中国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
场将继续以12-15%的速度增长。研究估计目前中国至 民办高等院校只有39所,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到2014
少缺10万名英语教师,该数字在未来几年将会略有增 年底已经增加到727所。近年来,部分高校招生率有所
加。为了吸引更多英语教师,中国学校开始提高薪水, 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国际化使合格生源竞
提供更多的福利,根据政府有关政策,将日本和韩国等 争更加激烈。中国海外留学生数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
热门国家的教师吸引到中国。在过去的几年中,有数千 国家都要多。2014年,中国到外国留学的人数约为46
名教师离开了日韩等国到中国工作。虽然ESL学校成立 万,比上年增长11%。美国是中国学生的主要留学目
的初衷是教成年人学习英语,但在过去的十年间,ESL 的地,2014-2015学年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总
学校的需求方已经转变,中国家长甚至愿意将家庭收入 计30.404万人 (Michael)。
的一半花在子女参加语言补习班上。许多私立语言学校
注意到这一转变,开始为儿童提供更专业的语言课程。 2017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经比2013年时
比如说,深圳市英孚教育学校过去的学生主要是成年 增加了100万人。但是,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却一直保持
人,但现在超过70%的学生是小孩。尽管如此,由于 稳定。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失业率只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掌握英语是找到好工作的一个重要 有8%。但深入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在低失业率的表象
因素,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的程度不断加深,也需 之下,潜藏着更为严峻的“就业不足”问题:尽管大量
要更多英语流利的员工 (Gamlam)。 大学毕业生免于失业之苦,但他们却只能从事低薪或兼
职工作。约四分之一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收
高等教育 入甚至不如全国农民工的平均工资。历史、法学和文学
等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就业率排名倒数,起薪一般也是最
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超过800万人,创 低。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50大热门职业中,有30%属
下历史新高,几乎是1997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十倍, 于低薪、无学历要求的职业。相比之下,另一批大学毕
是今年美国预计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两倍以上。就在20 业生的境况却大有不同。工程、经济和科学相关专业的
年前,中国还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接触到高等教育。 大学毕业生不仅就业率更稳定,起薪也更高一些。这一
然而自1999年中国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大学扩招开始以 部分毕业生满足了信息技术、制造业、房地产和金融等
来,仅在当年,中国高校的入学人数就暴涨了近一半, 最诱人行业的人力需求。信息技术领域薪资尤其亮眼:
而这一增速更保持了整整15年。这一“大扩招”为全 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起薪最高职业排行榜排名前五
球劳动力市场送来了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批高等教育劳动 的职业,全部与互联网科技有关。中国政府实施“中国
力。理工科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正是中国政府促进科 制造2025”战略,旨在让中国在尖端信息技术与机器
技发展,进而诱发创新的“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部分。 人等高新领域成为全球领军国家。这一战略为大量的相
但扩招覆盖了中国高校中包括人文社科类专业在内的所 关专业毕业生创造了就业机会。这一批毕业生不仅起
薪高,而且长期的职业薪资发展轨迹也大幅优于其他
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占据收入排行

415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