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9 - 2017 White Paper
P. 219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
国橡胶制品都依赖进口。在2006年,中国共消费了 尽管如此,水泥的产能过剩依然是个严重的问
550万吨橡胶制品,远远超过国内仅仅230万吨的生 题。2008年中国实际利用的水泥产能仅达三分之二,
产量。泰国一直是向中国输出橡胶制品最多的国家 而该行业投资在2009年上半年惊人地增长了67%,
(People’s Daily 2006)。 上一年度的增幅则为60%,达到1050亿元 (China
Cement 2009b)。据报道,鉴于这种情况工业和信
水泥 息化部在去年八月发布了《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征求
意见稿)》,指明“严格控制新建水泥项目,2011至
虽然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但是由于中国对建筑的 2015年间对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1000公斤的省
需求却持续增长,国内水泥消费(以及生产)似乎并 份,一律停止核准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
没有受到全球趋势的影响。 同时,按照“‘等量淘汰’的原则核准,即新上马的
水泥项目必须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且产能与淘汰
展望未来,中国可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 的立窑、湿法窑等落后水泥产能保持一致” (Ibid.)。
度地利用水泥生产的现有资源。据估计,在2006年, 该意见稿在国家发改委确定2007年至2010年间逐年
水泥生产所消耗的能源,相当于1.31亿吨煤 (Wan 淘汰5000万吨以下产能的决定后发布。2009年出台
2007)——约占煤炭21亿吨总消耗量的6.6% (Xinhua 的一项新通知表明,2010至2012三年间,将额外淘
2005)。一直以来,低效运转、小规模生产和程序问 汰产能6亿吨的小立窑 (China Cement 2009a)。目
题,导致国内水泥生产能源效率低下。虽然新出台 前尚不清楚有多少这种额外产能实属过剩产能,又有
的法律法规——例如2007年出台的相关法规 (Wan 多少是此前计划所针对但尚未成功淘汰的项目。新华
2007),详细提出了与生产技术和过程相关的能源效 网报道显示,2009年中国淘汰的效率低下产能总量
率的更高标准,这些新方针新法规可以提高每能量单 达到7416万吨,2010年前三个季度淘汰了9155万吨
位的水泥产量。早在2002年,有关部门就已经详细 (Xinhua 2010a)。2011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要
提出调整方针,如果按照规定改造水泥生产工厂、多 求水泥行业进一步削减效率低下产能,全年共淘汰落
样化高效品种,仅此每年就能节省大约1500万吨煤 后产能1.33亿吨 (Xinhua 2011b)。
(Soule, Logan, and Stewart 2002)。
2010年,中国计划再淘汰3亿吨落后产能,鼓
尽管中国的水泥出口量在2008年下降了近13% 励使用干法水泥生产工艺。预计到2015年,干法生
(Tong 2009),据悉水泥的实际产量在当年度增加 产在水泥生产总量比重达到90% (China Cement
5.2%,达到13.8亿吨;而消耗量预计在2009年将 2010a);目前离该目标尚有1.33亿吨缺口。
增加6.3% (Zheng 2009)。随后的报道显示,2009
年的水泥产量超过了16.5亿吨,在全世界名列榜首 在关闭规模小、效率低工厂后,为了协助整合巩
(Cement Tech 2010)。 固水泥行业,2010年9月,国务院公布指导方针,
旨在促进水泥行业内部的合并和收购 (China Daily
2010年,中央政府提出“加快淘汰高耗能和落后产 2010),并鼓励外国投资者参与其中 (China Cement
能”(包括强制关闭“700家高污染、高耗能”工厂)的 2010b)。中央政府设定目标,在2015年前,国内十
指导方针,导致全年水泥生产总量降低约1.07亿吨。 大水泥生产商所占市场总份额争取从目前的28%上升
但是,《中国日报》援引的调查数据指出,中国2011 到45% 。
年的水泥生产总量将达到18.5亿4吨 (Liu 2010)。
2011年年初,国内三家最大型的水泥生产企业
这个目标似乎一年前已经实现了。根据中国水泥 (中国建材集团、安徽海螺集团、中国中材集团)宣
协会公布的数字,2010年中国的水泥生产总量已达 布扩大产能计划,到2012年水泥产能分别达到3亿
到18.8亿吨,占全球总产量一半以上。虽然出口需 吨、3亿吨和1亿吨 (Lam 2011)。
求放缓,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水泥产业仍然实
现增长,主要原因是政府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此后,中国水泥行业继续巩固整合,并持续淘
(Xinhua 2011a)。 汰落后产能。2012年,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
2011年全国淘汰落后的熟料立磨水泥产能1.55亿
4 编者对《中国日报》的原文中的单位转换的正误持质疑态度。 吨,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Xinhua 2012a)。
原文句子为“中国的水泥产量在2009年为1.63亿吨,2010年的
水泥产量预计将为1.85亿吨…”,其数目相较于其他报道中国水 至2012年年中,水泥行业总产值增速比上年同期
泥产量的信息差距十分之大,如另一报道中显示中国在2008年的 大幅下降14.3%,降至5%。据新华网报道,“由于
水泥产量已达13.8亿吨。结合中-英互译过程中常见的单位转换错 国内外经济衰退令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增速出现大幅
误,编者推断此处的“18.5亿”为正确数目。
219
国橡胶制品都依赖进口。在2006年,中国共消费了 尽管如此,水泥的产能过剩依然是个严重的问
550万吨橡胶制品,远远超过国内仅仅230万吨的生 题。2008年中国实际利用的水泥产能仅达三分之二,
产量。泰国一直是向中国输出橡胶制品最多的国家 而该行业投资在2009年上半年惊人地增长了67%,
(People’s Daily 2006)。 上一年度的增幅则为60%,达到1050亿元 (China
Cement 2009b)。据报道,鉴于这种情况工业和信
水泥 息化部在去年八月发布了《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征求
意见稿)》,指明“严格控制新建水泥项目,2011至
虽然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但是由于中国对建筑的 2015年间对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1000公斤的省
需求却持续增长,国内水泥消费(以及生产)似乎并 份,一律停止核准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
没有受到全球趋势的影响。 同时,按照“‘等量淘汰’的原则核准,即新上马的
水泥项目必须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且产能与淘汰
展望未来,中国可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 的立窑、湿法窑等落后水泥产能保持一致” (Ibid.)。
度地利用水泥生产的现有资源。据估计,在2006年, 该意见稿在国家发改委确定2007年至2010年间逐年
水泥生产所消耗的能源,相当于1.31亿吨煤 (Wan 淘汰5000万吨以下产能的决定后发布。2009年出台
2007)——约占煤炭21亿吨总消耗量的6.6% (Xinhua 的一项新通知表明,2010至2012三年间,将额外淘
2005)。一直以来,低效运转、小规模生产和程序问 汰产能6亿吨的小立窑 (China Cement 2009a)。目
题,导致国内水泥生产能源效率低下。虽然新出台 前尚不清楚有多少这种额外产能实属过剩产能,又有
的法律法规——例如2007年出台的相关法规 (Wan 多少是此前计划所针对但尚未成功淘汰的项目。新华
2007),详细提出了与生产技术和过程相关的能源效 网报道显示,2009年中国淘汰的效率低下产能总量
率的更高标准,这些新方针新法规可以提高每能量单 达到7416万吨,2010年前三个季度淘汰了9155万吨
位的水泥产量。早在2002年,有关部门就已经详细 (Xinhua 2010a)。2011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要
提出调整方针,如果按照规定改造水泥生产工厂、多 求水泥行业进一步削减效率低下产能,全年共淘汰落
样化高效品种,仅此每年就能节省大约1500万吨煤 后产能1.33亿吨 (Xinhua 2011b)。
(Soule, Logan, and Stewart 2002)。
2010年,中国计划再淘汰3亿吨落后产能,鼓
尽管中国的水泥出口量在2008年下降了近13% 励使用干法水泥生产工艺。预计到2015年,干法生
(Tong 2009),据悉水泥的实际产量在当年度增加 产在水泥生产总量比重达到90% (China Cement
5.2%,达到13.8亿吨;而消耗量预计在2009年将 2010a);目前离该目标尚有1.33亿吨缺口。
增加6.3% (Zheng 2009)。随后的报道显示,2009
年的水泥产量超过了16.5亿吨,在全世界名列榜首 在关闭规模小、效率低工厂后,为了协助整合巩
(Cement Tech 2010)。 固水泥行业,2010年9月,国务院公布指导方针,
旨在促进水泥行业内部的合并和收购 (China Daily
2010年,中央政府提出“加快淘汰高耗能和落后产 2010),并鼓励外国投资者参与其中 (China Cement
能”(包括强制关闭“700家高污染、高耗能”工厂)的 2010b)。中央政府设定目标,在2015年前,国内十
指导方针,导致全年水泥生产总量降低约1.07亿吨。 大水泥生产商所占市场总份额争取从目前的28%上升
但是,《中国日报》援引的调查数据指出,中国2011 到45% 。
年的水泥生产总量将达到18.5亿4吨 (Liu 2010)。
2011年年初,国内三家最大型的水泥生产企业
这个目标似乎一年前已经实现了。根据中国水泥 (中国建材集团、安徽海螺集团、中国中材集团)宣
协会公布的数字,2010年中国的水泥生产总量已达 布扩大产能计划,到2012年水泥产能分别达到3亿
到18.8亿吨,占全球总产量一半以上。虽然出口需 吨、3亿吨和1亿吨 (Lam 2011)。
求放缓,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水泥产业仍然实
现增长,主要原因是政府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此后,中国水泥行业继续巩固整合,并持续淘
(Xinhua 2011a)。 汰落后产能。2012年,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
2011年全国淘汰落后的熟料立磨水泥产能1.55亿
4 编者对《中国日报》的原文中的单位转换的正误持质疑态度。 吨,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Xinhua 2012a)。
原文句子为“中国的水泥产量在2009年为1.63亿吨,2010年的
水泥产量预计将为1.85亿吨…”,其数目相较于其他报道中国水 至2012年年中,水泥行业总产值增速比上年同期
泥产量的信息差距十分之大,如另一报道中显示中国在2008年的 大幅下降14.3%,降至5%。据新华网报道,“由于
水泥产量已达13.8亿吨。结合中-英互译过程中常见的单位转换错 国内外经济衰退令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增速出现大幅
误,编者推断此处的“18.5亿”为正确数目。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