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2025 Special Report
P. 89
5.未来发展建议 5.2 创新融合资源:打造一体化跨境养老服务体系
跨境养老是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课题,在政策层 5.2.1养老设施与服务平台建设
面、市场层面驱动下,大湾区各城市加速优势互补,推进
一体化的合作关系。现今老年人对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 政府应不断推动大湾区各类养老设施的搭建。鼓励
高,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养老服务,而开始涉及向享受 社会力量参与养老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通过提供财政补
型及参与型发展,以满足精神和情感需求,提升生活质 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吸引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资跨境养
量。国务院在《“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 老设施。同时,加大对跨境养老医疗设施的投资力度,设
体系规划》及《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 立专项资金,积极建设跨境养老所需的医疗、锻炼和康
见》中提到,要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 复配套设施。此外,由于粤港澳的养老体系和需求有较
撑体系为重点,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 大差异,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平台可以充分融合三地的
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让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 地理特点、环境优势、医疗差异等因素,推动粤港澳三地
著提升,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也在《2023 养老服务优势资源的互利互通和提供优质服务。
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并由商务及经济
发展局牵头成立“银发经济顾问小组”。银发经济涉及面 5.2.2 服务多样化与个性化
广、业态多元、产业链长、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不
但可以借助私人市场的力量来减低人口老化问题对公 随着银发经济的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长者需求
共财政造成的负担,还可为产业多元化发展开辟新方 将成为养老经济的一大发展趋势。搭建养老服务体系,
向。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富裕的城市 需各类机构和单位根据不同长者的需求,提供多层次
群之一,在各地政府的合作下,必然能够为三地商人带 服务,推动养老服务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金融机构
来新机遇。 也应开发多样化、稳健的养老理财产品,借鉴“跨境理
财通”等成功经验,拓展跨境资产配置渠道,为长者提
5.1 政策引导与多方合作:构建多层次跨境养老 供更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选择。此外,粤港澳大湾区还应
保障体系 关注养老金融与医康养产业融合,例如,推动金融机构
与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合作,开发集医疗、康复、养老于
5.1.1 政策协同与养老保障互通,增强基本养老保障 一体的综合服务产品。
和医疗支持,实现经济和医疗资源共享
5.3 科技赋能与法律保障:打造智能化养老生态
粤港澳政府应加强政策协调,通过政策引导、多方
合作等方式,构建跨境养老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大湾区 5.3.1 智慧养老与数据互通
一体化建设的政策优势,积极推动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
互认。例如通过拓展如粤澳社保一窗通(横琴专窗)、广 积极推动智慧养老、远程医疗等新技术在养老服
州南沙“湾区社保通”合作等措施,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覆 务中的广泛应用,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例如,
盖面和保障水平,为跨境养老人员提供基础的经济保障 使用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对长者身体状况进行实时反
与医疗支持。此外通过深化“医药器械、医疗人才等医疗 馈;利用远程医疗技术,让长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
资源互惠互通”“建设中医药高地”等政策方案的执行, 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及打造统一的数据标准,促进
推动医疗成果的创新与共享,从而不断满足跨境长者的 数据互认,实现跨区域医疗数据流通与共享,推动诊断
医疗需求。 和服务智能化。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是重中之重,需要
在法律和制度层面深入协调,形成普遍性跨境数据合
5.1.2金融支持与市场规范 规机制,为数据跨境流动提供保障。
通过加大对养老金融产品的税收优惠,吸引港澳资 5.3.2科技创新助力养老金融
金、内地保险产业投资资金,激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适
合跨境养老的金融产品。完善养老金融立法,保障跨境 在养老金融上,持续运用科技创新手段为养老金
养老金融活动的有序开展。创新监管手段,确保跨境养 融发展注入新动能。将区块链、数字货币等前沿技术成
老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增强医疗数据的互通性和安 果充分应用到养老金融的发展进程中,推动大湾区养
全性。增加两岸监管部门的交流,针对跨境业务共同制 老金融一体化建设,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
定监管规则,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保障跨境养老 效、安全的养老金融服务。通过推进发展大数据平台,
金融业务健康发展。 对养老数据进行分析,为跨境老人精准匹配适合的养
老服务和资源。在此过程中,深化数据安全法律协调,
确保跨境数据合规流动。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