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2021 White Paper
P. 163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
源的阴谋论迅速传开,加剧了两国关系的不确定性。与此 行为,加上中国习惯使用经济施压,好比最近针对澳大利
同时,这场疫情也导致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美国人比例 亚的举措,意味着不少组织的原则都面临风险。第二个挑
大幅上升。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0年 战更加难以想象,因为它来自美国,现有体系的最初设计
10月的一项调查发现,73%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 师和长期拥护者。尽管特朗普政府的亚洲专家为减轻损
这是2005年以来的历史最高。中国政府成功迅速遏制了 失做出了坚定的努力,但特朗普本人却几乎对地区操作
病毒传播,加上中美外交纷争,加强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和 体系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施压。他敦促日韩等盟国重新
反美主义。中国官方媒体把美国描绘成一个日益衰退的 谈判美军基地和驻军费用分摊协议,并威胁说,如果他对
敌对力量。美国在全球卫生领导方面的明显失败和对中 新条款不满意,美国将彻底撤军。印度-太平洋地区的这
国的欺凌,让思想自由的中国精英认为,中国应该采取行 两项举措之间需要保持平衡。特朗普还缺席多场区域性
动,降低与美国相互依赖带来的风险。2020年5月,中国 多边进程和经济谈判,放任中国改写规则内容和合法性
公众对美国的看法明显比一年前更为负面。(Huang) 核心规则。中国的自信加上美国的矛盾,让这一地区陷入
动荡。如今的印度-太平洋地区如同曾经的战前欧洲,失
中国希望拜登担任总统期间,美国能够缓和在贸易、 去了平衡,秩序正在瓦解,也没有明确的联盟解决这一问
技术等方面的冲突。但任何转变都可能只是形式转变,而 题。如果拜登政府想要维护为目前带来和平和空前繁荣
非实质性转变,因为美国各政治派别对中国的失望情绪 的地区运作体系,那么首先就需要依次应对这些变化趋
都在日益加重。共和党议员、民主党议员和他们的选民似 势。(Campbell和Doshi)
乎都不同意对中国采取更为温和的态度。即将上任的拜
登毫不含糊地否认了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的新孤 长期以来,中国通过市场准入和其他壁垒,以高度
立主义,但他仍然承诺美国将“领导世界,而不是退缩”。 战略性但有限的方式,处理他们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关系。在需要外国技术或竞争的领域(如高铁和金融)进
体,这些是拜登希望“恢复美国的全球地位”面临的主要 行选择性耦合,在保留领域保持独立(通常为国有企业)。
挑战。因此,他的外交政策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在过去15年多的时间里,中国领导人还提出了广泛的产
他如何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作为总统,拜登的目标不仅 业政策,试图在关键技术上自力更生,在高附加值产业上
是防止尚在襁褓的中美“新冷战”演变成灾难性的全球冲 谋求主导地位。众所周知,“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在
突,也包括遏制这个亚洲大国增强地区影响力和全球影 十项战略性技术上超越全球竞争对手,这正是中国为其
响力。(Mcdonald) 后起企业所创造的深入人心、覆盖面广的保护体系的明
显写照。与中国进行附带条件的挂钩、庞大的国家援助机
与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可能会实施更稳定、更 构、甚至覆盖全国冠军企业的保护主义、以及其在背离经
连贯的中国政策。稳定的对华态度将给微妙而紧张的中 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准则和原则的过程中找到的
美关系带来更多的稳定性。但更稳定并不意味着软弱,因 自信,正是这些事情共同推动了当前与中国相关的“相互
为现在美国两党都认为中国是一个战略竞争对手。事实 依存危机”。特朗普政府或许是导火索,但即便没有这根
上,尽管中国可能很快就会意识到其将面对行为更加可 导火索,中国制造的火药桶最终也必将点燃。当前,事情
预测的对话者,但也不应该期待这些人的立场会柔和。美 处在转折点,拜登政府可能不会那么刻薄,不会对全球经
国的外交政策是总统的特权,因此外交政策相比国内政 济秩序造成太大的破坏。但是,公众舆论对中国态度的巨
策受更少的立法约束。这二十年间,虽然拜登仍在努力寻 大转变,以及华盛顿两党日益形成的共识,即认为中国是
求一些合作,但其态度已经从谨慎乐观变为谴责,这如同 一个处于不同轨道上的战略竞争对手,意味着事态不太
中美关系的变化弧线,两国关系已经恶化到进入一个极 可能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不幸的是,对这场“相互依
不稳定、一触即发的状态。特朗普总统对美国政坛建制派 存危机”,中国的回应似乎是在加速推动其自主进程。欧
在中国问题上的做法进行谴责,认为他们造成了失败的 洲在华企业报告称,这一举措与过去不同,也更加激进。
时候,而作为建制派代表的拜登并未失去他曾经的参与 正如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指出的那样,中
热情。根据拜登的政策声明和对其助手的采访,拜登这些 国2021年的两大优先事项是:1)强化科技力量,健全新
天说的不是改变中国,而是恢复美国。他们说,美国必须 型举国体制;2)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因此,
重新成为自由价值观和经济创新的领导者,这将使美国 无论是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还是与中国进一步“挂钩”,中
有资格团结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约束中国。(Bear) 国做出何种行动都将取决于该举措是否支持这两个目标
(Amela等)。
缔盟 基辛格在《重建的世界》(A World Restored)一书中
写道:“历史告诉我们如果缺乏能够抵抗侵略的实际保
中国正在努力向前。与所有崛起的国家一样,中国面 障,任何秩序都是不安全的,权力平衡是这一历史教训的
临的首个挑战是重塑周边环境,确保自身利益。中国实现 经典表达”(Kissinger)。这一结论是基辛格在观察19世纪
这些目标的方式破坏了既定区域体系的重要规则。这种 的欧洲时得到的,但在今天同样适用。看看如今印太地区
163
源的阴谋论迅速传开,加剧了两国关系的不确定性。与此 行为,加上中国习惯使用经济施压,好比最近针对澳大利
同时,这场疫情也导致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美国人比例 亚的举措,意味着不少组织的原则都面临风险。第二个挑
大幅上升。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0年 战更加难以想象,因为它来自美国,现有体系的最初设计
10月的一项调查发现,73%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 师和长期拥护者。尽管特朗普政府的亚洲专家为减轻损
这是2005年以来的历史最高。中国政府成功迅速遏制了 失做出了坚定的努力,但特朗普本人却几乎对地区操作
病毒传播,加上中美外交纷争,加强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和 体系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施压。他敦促日韩等盟国重新
反美主义。中国官方媒体把美国描绘成一个日益衰退的 谈判美军基地和驻军费用分摊协议,并威胁说,如果他对
敌对力量。美国在全球卫生领导方面的明显失败和对中 新条款不满意,美国将彻底撤军。印度-太平洋地区的这
国的欺凌,让思想自由的中国精英认为,中国应该采取行 两项举措之间需要保持平衡。特朗普还缺席多场区域性
动,降低与美国相互依赖带来的风险。2020年5月,中国 多边进程和经济谈判,放任中国改写规则内容和合法性
公众对美国的看法明显比一年前更为负面。(Huang) 核心规则。中国的自信加上美国的矛盾,让这一地区陷入
动荡。如今的印度-太平洋地区如同曾经的战前欧洲,失
中国希望拜登担任总统期间,美国能够缓和在贸易、 去了平衡,秩序正在瓦解,也没有明确的联盟解决这一问
技术等方面的冲突。但任何转变都可能只是形式转变,而 题。如果拜登政府想要维护为目前带来和平和空前繁荣
非实质性转变,因为美国各政治派别对中国的失望情绪 的地区运作体系,那么首先就需要依次应对这些变化趋
都在日益加重。共和党议员、民主党议员和他们的选民似 势。(Campbell和Doshi)
乎都不同意对中国采取更为温和的态度。即将上任的拜
登毫不含糊地否认了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的新孤 长期以来,中国通过市场准入和其他壁垒,以高度
立主义,但他仍然承诺美国将“领导世界,而不是退缩”。 战略性但有限的方式,处理他们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关系。在需要外国技术或竞争的领域(如高铁和金融)进
体,这些是拜登希望“恢复美国的全球地位”面临的主要 行选择性耦合,在保留领域保持独立(通常为国有企业)。
挑战。因此,他的外交政策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在过去15年多的时间里,中国领导人还提出了广泛的产
他如何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作为总统,拜登的目标不仅 业政策,试图在关键技术上自力更生,在高附加值产业上
是防止尚在襁褓的中美“新冷战”演变成灾难性的全球冲 谋求主导地位。众所周知,“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在
突,也包括遏制这个亚洲大国增强地区影响力和全球影 十项战略性技术上超越全球竞争对手,这正是中国为其
响力。(Mcdonald) 后起企业所创造的深入人心、覆盖面广的保护体系的明
显写照。与中国进行附带条件的挂钩、庞大的国家援助机
与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可能会实施更稳定、更 构、甚至覆盖全国冠军企业的保护主义、以及其在背离经
连贯的中国政策。稳定的对华态度将给微妙而紧张的中 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准则和原则的过程中找到的
美关系带来更多的稳定性。但更稳定并不意味着软弱,因 自信,正是这些事情共同推动了当前与中国相关的“相互
为现在美国两党都认为中国是一个战略竞争对手。事实 依存危机”。特朗普政府或许是导火索,但即便没有这根
上,尽管中国可能很快就会意识到其将面对行为更加可 导火索,中国制造的火药桶最终也必将点燃。当前,事情
预测的对话者,但也不应该期待这些人的立场会柔和。美 处在转折点,拜登政府可能不会那么刻薄,不会对全球经
国的外交政策是总统的特权,因此外交政策相比国内政 济秩序造成太大的破坏。但是,公众舆论对中国态度的巨
策受更少的立法约束。这二十年间,虽然拜登仍在努力寻 大转变,以及华盛顿两党日益形成的共识,即认为中国是
求一些合作,但其态度已经从谨慎乐观变为谴责,这如同 一个处于不同轨道上的战略竞争对手,意味着事态不太
中美关系的变化弧线,两国关系已经恶化到进入一个极 可能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不幸的是,对这场“相互依
不稳定、一触即发的状态。特朗普总统对美国政坛建制派 存危机”,中国的回应似乎是在加速推动其自主进程。欧
在中国问题上的做法进行谴责,认为他们造成了失败的 洲在华企业报告称,这一举措与过去不同,也更加激进。
时候,而作为建制派代表的拜登并未失去他曾经的参与 正如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指出的那样,中
热情。根据拜登的政策声明和对其助手的采访,拜登这些 国2021年的两大优先事项是:1)强化科技力量,健全新
天说的不是改变中国,而是恢复美国。他们说,美国必须 型举国体制;2)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因此,
重新成为自由价值观和经济创新的领导者,这将使美国 无论是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还是与中国进一步“挂钩”,中
有资格团结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约束中国。(Bear) 国做出何种行动都将取决于该举措是否支持这两个目标
(Amela等)。
缔盟 基辛格在《重建的世界》(A World Restored)一书中
写道:“历史告诉我们如果缺乏能够抵抗侵略的实际保
中国正在努力向前。与所有崛起的国家一样,中国面 障,任何秩序都是不安全的,权力平衡是这一历史教训的
临的首个挑战是重塑周边环境,确保自身利益。中国实现 经典表达”(Kissinger)。这一结论是基辛格在观察19世纪
这些目标的方式破坏了既定区域体系的重要规则。这种 的欧洲时得到的,但在今天同样适用。看看如今印太地区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