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5 - 2020 White Paper o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China
P. 315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
全服务餐厅 80后偏好选择单价较高的地方美食和餐厅,而90后则更
喜爱奶茶和饮料。中国快餐店占所有食品店和饮料店的
不少运营商仍坚信美国才是品牌增长的主要重地,但 11.92%,而西式快餐店凭借高度数字化和便于外带等特
事实是一些品牌在美国国内发展已趋饱和。美国国内严峻 点,成为最活跃的快餐店类型。该研究同时发现,为迎合
的经济环境也让品牌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加,促使品牌向海 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许多以经营当地小吃为主的店
外寻求收益和增长渠道。因此,驱使各品牌将目光投向中国 铺正在向快餐店转型。在北京,点外卖的人群中,男性占
等海外市场的,并不仅仅是国际竞争的规模(QSR)。 比52.9%,女性占比47.1%。约96.6%的外卖订单都是单
人订单,这给食品和饮料企业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许多
在2017-2022年的预测期内,中国餐饮服务市场预计 公司纷纷调整战略,推出“小份量”外卖产品,提高外卖餐
将以1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餐饮服 品经营效率(Yang)。不少国际快餐店和快服务店也在菜
务市场,其次是美国。日益增长的社交需求、商务会议、家庭 单中添加当地食物迎合中国口味。
聚会、朋友聚会、不愿在家做饭而选择外出下馆子等等,这
些都是推动餐饮服务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在中国,跨国公 但在中国,需要本地化的不仅仅是菜单,还有零售
司的发展带动了国际商务旅行,这让消费者对充满异国风 体验。对许多人来说,快餐店是家和公司外的“第三个去
情的各式菜肴兴趣陡增,也推动了中国餐饮服务市场的发 处”:在快餐店可以休息,可以舒适享受生活,还可以与
展。此外,近几年来,受到西方工作文化影响,中国消费者对 他人交流。最初,本地化战略为这些品牌带来了相当好的
咖啡产生浓厚兴趣,不过中国依旧是茶叶消费大国。但另一 成效,但如今已无法让它们继续保持竞争力。在中国,高
方面,攀升的生活成本和昂贵的食材限制了市场增长。中国 端化、个性化、超便捷、移动端优先、线上到线下( O2O )
经济衰退和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餐饮服务业产生了负面影 全面体验等趋势正在促成并推动中国许多行业的行业发
响(R&M)。 展,快餐业也不例外。这些因素正共同挤占快餐服务市
场,让家喻户晓的品牌更难站稳脚跟。随着中国中产阶级
同时,受到全球健康饮食趋势的影响,中国消费者对 日益成熟,消费者希望能探索更多种类、更多花样的食
自身总体健康状况的关注日益增加,更加注重菜肴和食 品。同时,消费者也在寻找更多的餐饮“工艺”丰富用餐体
品的营养价值。食品安全丑闻让有机餐厅的人气日益增 验,并更加注重菜肴的地道性和新鲜程度,即便快餐亦是
高,中国餐饮业也推出了以自种植无农药药材和蔬菜为 如此。此外,千禧一代与Z世代热衷于在社交媒体分享用
特色的有机菜单。在中国餐饮业,素食主义也日渐流行。 餐体验,因此他们重点寻求具备外观迷人的餐品和餐馆。
据《南华早报》统计报道,2015年-2020年期间,素食市场 他们也更重视发现新口味、新概念,希望获得的不仅是
增长有望超过17%(Lintott)。 中国的热门和潮流,还有旧金山、纽约、首尔、柏林、巴黎
等世界其他城市中的风靡和时尚带给他们的专属品牌体
快餐 验。这为小众品牌进入快餐服务市场中的高端市场层级
创造了巨大契机。若能恰当平衡专有性和新颖性,品牌就
新技术在中国餐饮业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不少餐饮 可充分利用它们提供给顾客的社交货币(Garbe)。
运营商都采用了电子菜单、网上预订、手机点餐、线上支
付等新技术。肯德基中国与技术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合作 外卖服务业
推出了一款移动应用程序,客户可以使用该程序在抵达
餐厅前预订食物并完成付款。随后麦当劳在中国的部分 在中国,价格是外卖的主要卖点,在发展初期,外卖
餐厅也推出了线上点单付款服务,跟上新技术发展潮流。 比堂食可能便宜得多。但是,临近2019年底,中国用户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国民健康意识增强,城市化和 意到,在中国最大的外卖应用程序上,他们购买饭菜的费
健康意识也成为了餐饮业运营商考量的两大重要因素, 用不断上涨。是什么造成的呢?在一场大动荡后,中国餐
国际游客也对中国餐饮业的餐品创新产生了影响。个性 饮巨头的,对每笔订单关注重点发生变化。它们进行大幅
化菜单满足了不同口味、喜好和健康需求(如低脂/低卡 度降价,有时降幅超过20%。饿了么和美团的运作方式
菜单)的消费者。2016年,快餐连锁店麦当劳中国在全国 与优食(Uber Eats)、GrubHub、DoorDash等美国外卖
范围内推出150个“我创我味来”自助点,自助点均采用 公司运作方式类似。这些应用程序会列出当地各式餐馆
新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快捷的服务。在自助服务亭, 的菜单,用户下单后,它们会把订单传给餐馆,然后派一
顾客可自助选择想吃的面包类型、调料、肉饼数目和配 名司机(在中国是一名骑手)前往餐厅取餐。客户可以看
料,然后由员工准备好汉堡并送餐到桌(Lintott)。 到骑手的实时位置,知晓外卖的到达时间。得益于饿了么
和美团等公司为餐厅和用户带来的巨额补贴,通过外卖
随着餐饮行业的消费升级,高品质消费成为另一主 程序点餐而非给餐厅打电话点餐的新点餐习惯迅速席卷
流趋势,各年龄段的食客都倾向选择大品牌下的高品质 中国各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正使用手机点餐。补贴有
餐厅就餐。《2019北京食品饮料趋势报告》指出,70后和 助于在发展初期吸引餐馆和用户,但随着市场的巩固,
315
全服务餐厅 80后偏好选择单价较高的地方美食和餐厅,而90后则更
喜爱奶茶和饮料。中国快餐店占所有食品店和饮料店的
不少运营商仍坚信美国才是品牌增长的主要重地,但 11.92%,而西式快餐店凭借高度数字化和便于外带等特
事实是一些品牌在美国国内发展已趋饱和。美国国内严峻 点,成为最活跃的快餐店类型。该研究同时发现,为迎合
的经济环境也让品牌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加,促使品牌向海 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许多以经营当地小吃为主的店
外寻求收益和增长渠道。因此,驱使各品牌将目光投向中国 铺正在向快餐店转型。在北京,点外卖的人群中,男性占
等海外市场的,并不仅仅是国际竞争的规模(QSR)。 比52.9%,女性占比47.1%。约96.6%的外卖订单都是单
人订单,这给食品和饮料企业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许多
在2017-2022年的预测期内,中国餐饮服务市场预计 公司纷纷调整战略,推出“小份量”外卖产品,提高外卖餐
将以1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餐饮服 品经营效率(Yang)。不少国际快餐店和快服务店也在菜
务市场,其次是美国。日益增长的社交需求、商务会议、家庭 单中添加当地食物迎合中国口味。
聚会、朋友聚会、不愿在家做饭而选择外出下馆子等等,这
些都是推动餐饮服务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在中国,跨国公 但在中国,需要本地化的不仅仅是菜单,还有零售
司的发展带动了国际商务旅行,这让消费者对充满异国风 体验。对许多人来说,快餐店是家和公司外的“第三个去
情的各式菜肴兴趣陡增,也推动了中国餐饮服务市场的发 处”:在快餐店可以休息,可以舒适享受生活,还可以与
展。此外,近几年来,受到西方工作文化影响,中国消费者对 他人交流。最初,本地化战略为这些品牌带来了相当好的
咖啡产生浓厚兴趣,不过中国依旧是茶叶消费大国。但另一 成效,但如今已无法让它们继续保持竞争力。在中国,高
方面,攀升的生活成本和昂贵的食材限制了市场增长。中国 端化、个性化、超便捷、移动端优先、线上到线下( O2O )
经济衰退和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餐饮服务业产生了负面影 全面体验等趋势正在促成并推动中国许多行业的行业发
响(R&M)。 展,快餐业也不例外。这些因素正共同挤占快餐服务市
场,让家喻户晓的品牌更难站稳脚跟。随着中国中产阶级
同时,受到全球健康饮食趋势的影响,中国消费者对 日益成熟,消费者希望能探索更多种类、更多花样的食
自身总体健康状况的关注日益增加,更加注重菜肴和食 品。同时,消费者也在寻找更多的餐饮“工艺”丰富用餐体
品的营养价值。食品安全丑闻让有机餐厅的人气日益增 验,并更加注重菜肴的地道性和新鲜程度,即便快餐亦是
高,中国餐饮业也推出了以自种植无农药药材和蔬菜为 如此。此外,千禧一代与Z世代热衷于在社交媒体分享用
特色的有机菜单。在中国餐饮业,素食主义也日渐流行。 餐体验,因此他们重点寻求具备外观迷人的餐品和餐馆。
据《南华早报》统计报道,2015年-2020年期间,素食市场 他们也更重视发现新口味、新概念,希望获得的不仅是
增长有望超过17%(Lintott)。 中国的热门和潮流,还有旧金山、纽约、首尔、柏林、巴黎
等世界其他城市中的风靡和时尚带给他们的专属品牌体
快餐 验。这为小众品牌进入快餐服务市场中的高端市场层级
创造了巨大契机。若能恰当平衡专有性和新颖性,品牌就
新技术在中国餐饮业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不少餐饮 可充分利用它们提供给顾客的社交货币(Garbe)。
运营商都采用了电子菜单、网上预订、手机点餐、线上支
付等新技术。肯德基中国与技术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合作 外卖服务业
推出了一款移动应用程序,客户可以使用该程序在抵达
餐厅前预订食物并完成付款。随后麦当劳在中国的部分 在中国,价格是外卖的主要卖点,在发展初期,外卖
餐厅也推出了线上点单付款服务,跟上新技术发展潮流。 比堂食可能便宜得多。但是,临近2019年底,中国用户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国民健康意识增强,城市化和 意到,在中国最大的外卖应用程序上,他们购买饭菜的费
健康意识也成为了餐饮业运营商考量的两大重要因素, 用不断上涨。是什么造成的呢?在一场大动荡后,中国餐
国际游客也对中国餐饮业的餐品创新产生了影响。个性 饮巨头的,对每笔订单关注重点发生变化。它们进行大幅
化菜单满足了不同口味、喜好和健康需求(如低脂/低卡 度降价,有时降幅超过20%。饿了么和美团的运作方式
菜单)的消费者。2016年,快餐连锁店麦当劳中国在全国 与优食(Uber Eats)、GrubHub、DoorDash等美国外卖
范围内推出150个“我创我味来”自助点,自助点均采用 公司运作方式类似。这些应用程序会列出当地各式餐馆
新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快捷的服务。在自助服务亭, 的菜单,用户下单后,它们会把订单传给餐馆,然后派一
顾客可自助选择想吃的面包类型、调料、肉饼数目和配 名司机(在中国是一名骑手)前往餐厅取餐。客户可以看
料,然后由员工准备好汉堡并送餐到桌(Lintott)。 到骑手的实时位置,知晓外卖的到达时间。得益于饿了么
和美团等公司为餐厅和用户带来的巨额补贴,通过外卖
随着餐饮行业的消费升级,高品质消费成为另一主 程序点餐而非给餐厅打电话点餐的新点餐习惯迅速席卷
流趋势,各年龄段的食客都倾向选择大品牌下的高品质 中国各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正使用手机点餐。补贴有
餐厅就餐。《2019北京食品饮料趋势报告》指出,70后和 助于在发展初期吸引餐馆和用户,但随着市场的巩固,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