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2018 White Paper o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China
P. 69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
1.4 创新试验方案
背景 结果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即中国经济增长大部分来自
资本积累,而非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也就是说,中国
在短短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重点抓全要素生产率,全面
转变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外国投资不仅是中国经 提升经济增长引擎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和资本
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整体营商环境也产生 利用效率将至关重要,这也是寻求进一步提高收入水
重大影响。一份颇具影响力的研究论文显示,国有企业 平的经济体必须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为了实现未来
员工缺乏工作动力,导致生产率较低,劳动力转移到私 三十年的持续增长,中国不但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和人
营部门后,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Zheng et al.)。绝 力资本,同时需要实行法治改革,转变政府角色,实
大部分国有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行了私有化 现经济发展再平衡。实现经济发展再平衡需要拉动内
体制改革,数量从100多亿家下降到到21世纪初的30 需,使国内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增速超过出口,经
万家左右 (Yueh)。到2012年,从公共部门向私营部 济重心从农业向服务业 (包括非贸易领域) 转移,加
门转移的资源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约为8%。 快城市化进程以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更多领域对外开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合资企 放自由化,推进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要实现以上目
业、与发达国家建立经济联系所带来的溢出效应毫无疑 标,中国也需要重新审视政府和法律制度的作用。中
问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根据伦敦政治经 国政府仍然保留大型国有企业,而且越来越多国内外
济学院教授约翰•范•雷南 (John Van Reenen) 和北京 民营企业认为自己身处“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人
大学经济学客座教授琳达•岳 (Linda Yueh) 的研究,如 们开始怀疑中国市场的效率以及中国跨越“中等收入
果没有中外合资企业的知识技术转移,仅依赖国内自主 国家陷进”的能力。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是
创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可能比实际年增速低 指一个经济体人均收入达到中高收入水平后,经济发
0.43到1个百分点。正向溢出效应和对现有技术的模仿 展开始放缓甚至停滞。中国要发挥其作为经济超级大
占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比重可能在三分之一到三分之 国的潜力,既需要改革驱动生产力提升的微观经济要
二之间。这意味着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 (独立于外国投 素,也需要大幅度调整当前的宏观经济结构 (Yueh)。
资) 推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贡献率
约为5-14% (Van Reenen and Yueh)。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
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直到最近几年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 中国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多年保持在接近10%的
主,固定资本投资水平很高。据研究人员估计,中国 水平,为有史以来世界上大型经济体实现的最快持续增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有10%-20%可能归功于劳动力 速,并且帮助八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在2015年
增长,约有一半要归功于资本积累。但技术工人 (即人 实现了所有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对全球千年发展目标
力资本) 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也是必须搞清楚的。 的实现作出了重大贡献。虽然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经
换言之,劳动力增长并不仅仅是数量增长,劳动力的 济增速逐渐放缓,但按照目前的全球标准衡量仍令人
质量也至关重要。另有专家认为,依靠教育程度提高 瞩目。中国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对世界经济
和技术水平进步驱动的经济增长更可能持续。人力资 贡献最大的国家。但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1%到15%之间。也就 人均收入水平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化改革也尚未完
是说,要素积累 (资本和劳动力) 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成。按照中国目前的国家扶贫标准,2015年中国仍有
的比重约为60%-70%。综合数据可见,从1979年到 农村贫困人口5500万人。经济快速发展还带来了诸多
2004年,中国年均人均产出 (Output per Worker) 增 其他挑战,比如不平等加剧、快速城市化、环境可持续
速为7.3%,其中3.2个百分点来自资本积累,3.6个百 性和外部失衡等。中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国内劳动
分点来自全要素生产率。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 力流动方面的压力。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中
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到2012年人均产出增速提高 国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政策调整。经验显示,从中等收
到8.5%,而有趣的是,资本积累贡献提高到4.2个百 入向高收入国家过渡,难度会大于从低收入向中等收
分点,超过了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以上估算表明, 入国家过渡。中国的“十二五”规划 (2011年~2015
中国经济增长约有一半可归功于资本积累。其他研究 年) 和“十三五”规划 (2016年~2020年) 对这些问题
69
1.4 创新试验方案
背景 结果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即中国经济增长大部分来自
资本积累,而非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也就是说,中国
在短短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重点抓全要素生产率,全面
转变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外国投资不仅是中国经 提升经济增长引擎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和资本
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整体营商环境也产生 利用效率将至关重要,这也是寻求进一步提高收入水
重大影响。一份颇具影响力的研究论文显示,国有企业 平的经济体必须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为了实现未来
员工缺乏工作动力,导致生产率较低,劳动力转移到私 三十年的持续增长,中国不但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和人
营部门后,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Zheng et al.)。绝 力资本,同时需要实行法治改革,转变政府角色,实
大部分国有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行了私有化 现经济发展再平衡。实现经济发展再平衡需要拉动内
体制改革,数量从100多亿家下降到到21世纪初的30 需,使国内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增速超过出口,经
万家左右 (Yueh)。到2012年,从公共部门向私营部 济重心从农业向服务业 (包括非贸易领域) 转移,加
门转移的资源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约为8%。 快城市化进程以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更多领域对外开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合资企 放自由化,推进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要实现以上目
业、与发达国家建立经济联系所带来的溢出效应毫无疑 标,中国也需要重新审视政府和法律制度的作用。中
问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根据伦敦政治经 国政府仍然保留大型国有企业,而且越来越多国内外
济学院教授约翰•范•雷南 (John Van Reenen) 和北京 民营企业认为自己身处“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人
大学经济学客座教授琳达•岳 (Linda Yueh) 的研究,如 们开始怀疑中国市场的效率以及中国跨越“中等收入
果没有中外合资企业的知识技术转移,仅依赖国内自主 国家陷进”的能力。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是
创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可能比实际年增速低 指一个经济体人均收入达到中高收入水平后,经济发
0.43到1个百分点。正向溢出效应和对现有技术的模仿 展开始放缓甚至停滞。中国要发挥其作为经济超级大
占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比重可能在三分之一到三分之 国的潜力,既需要改革驱动生产力提升的微观经济要
二之间。这意味着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 (独立于外国投 素,也需要大幅度调整当前的宏观经济结构 (Yueh)。
资) 推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贡献率
约为5-14% (Van Reenen and Yueh)。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
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直到最近几年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 中国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多年保持在接近10%的
主,固定资本投资水平很高。据研究人员估计,中国 水平,为有史以来世界上大型经济体实现的最快持续增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有10%-20%可能归功于劳动力 速,并且帮助八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在2015年
增长,约有一半要归功于资本积累。但技术工人 (即人 实现了所有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对全球千年发展目标
力资本) 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也是必须搞清楚的。 的实现作出了重大贡献。虽然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经
换言之,劳动力增长并不仅仅是数量增长,劳动力的 济增速逐渐放缓,但按照目前的全球标准衡量仍令人
质量也至关重要。另有专家认为,依靠教育程度提高 瞩目。中国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对世界经济
和技术水平进步驱动的经济增长更可能持续。人力资 贡献最大的国家。但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1%到15%之间。也就 人均收入水平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化改革也尚未完
是说,要素积累 (资本和劳动力) 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成。按照中国目前的国家扶贫标准,2015年中国仍有
的比重约为60%-70%。综合数据可见,从1979年到 农村贫困人口5500万人。经济快速发展还带来了诸多
2004年,中国年均人均产出 (Output per Worker) 增 其他挑战,比如不平等加剧、快速城市化、环境可持续
速为7.3%,其中3.2个百分点来自资本积累,3.6个百 性和外部失衡等。中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国内劳动
分点来自全要素生产率。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 力流动方面的压力。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中
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到2012年人均产出增速提高 国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政策调整。经验显示,从中等收
到8.5%,而有趣的是,资本积累贡献提高到4.2个百 入向高收入国家过渡,难度会大于从低收入向中等收
分点,超过了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以上估算表明, 入国家过渡。中国的“十二五”规划 (2011年~2015
中国经济增长约有一半可归功于资本积累。其他研究 年) 和“十三五”规划 (2016年~2020年) 对这些问题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