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7 - 2018 White Paper o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China
P. 297
2.4亿元,2016年至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6.7%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
(Song, Cosmetics)。光是化妆品包装行业2016年的市
场规模就超过58.7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增加到77.5 质产品支付溢价。总的来说,中国的中产阶级更乐意走
亿美元以上,2017年至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略超 在时尚前端,尝试新兴品牌。纵观整个化妆品市场,
4.8% (Zion)。 中产阶级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其为市场上多个品类
的平均增量贡献过半。在香水、沐浴露和洗手液等各
中国化妆品行业现有注册生产企业3880家,其中 高端品类市场,目前中产阶层的平均贡献率超过三分
位于广东的企业有1845家以上。不过,就化妆品市场 之一。例如,购买高端护肤产品的中产阶级约占总人
份额来说,中国本土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合计仅有 数的38%,购买高端个人洗护产品的中产阶级占比约
20%,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为80%。中国 35%,购买高端护发产品的中产阶级占比达32%。对
本土化妆品牌的市场份额正逐步上升,开始具备与外国 一些更为高阶的化妆品品类,中产阶级也保持着更高的
品牌竞争的实力。由于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美国露 关注度。研究表明,中产阶级对卸妆、精华、眼霜等护
华浓、法国卡尼尔和日本嫒碧知等国外化妆品牌已经宣 肤高阶品类及妆前乳、腮红、唇釉等彩妆高阶品类有着
布退出中国市场。不过,国外品牌放弃中国市场对国内 高渗透率 (Yu, Middle)。
本土企业的发展影响有限,因为中国市场上的国外化妆
品牌已经拥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和实力强大的研发团队
(Daxue, Cosmetic)。
2016年,中国日用化妆品传统渠道增速放缓,其
中百货 (护肤和彩妆) 渠道年增速为 -0.9%,大超市
增速为-0.6%。 与之相对的是,新兴渠道如化妆品专
营店和电商取得较快增速,其中化妆品专营店增速为
9.2%,电商渠道增速高达 40%。 价格限制较低的跨境
电商平台发展迅速,对线上化妆品消费市场繁荣具有很
大推动作用 (CIRS)。中国在线化妆品的销售额在2015
年增长了25%至1240亿人民币。现在,越来越多国内
化妆品品牌建立官网商城、入驻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
2016年丝芙兰 (Sephora)、娇兰 (Guerlain) 和肌肤之
钥 (Cle de Peau Beaute) 等著名品牌均在天猫商城开
设官方旗舰店。京东与日本知名药妆品牌高丝蔻丝魅宝
(Kose Cosmeport)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高丝海外旗舰
店于2016年8月在京东全球购正式上线 (Euromonitor,
Beauty)。相较于普通消费者,中产阶级消费者更喜欢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百货商场和海外渠道购买美妆产
品,通过化妆品专营店的消费率相对较低。当然也有例
外,莎莎、娇兰佳人、金甲虫等高端化妆品专营店提升
了购物体验、充分与消费者互动,更容易赢得中产阶级
消费者青睐 (Yu, Middle)。
国外化妆品牌在中国已经拥有成熟的品牌形象,
化妆品质量上乘,加上丰富的研发力量和高效的营销活
动,使他们在中国市场更具竞争优势,2016年国外品
牌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然而,国内本土品牌
也逐步迎头赶上,推出价格更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同时
采用创新营销策略,实施强势广告宣传,进一步巩固在
中国二三线城市的主导地位 (Euromonitor, Beauty)。
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 (Kantar Worldpanel) 最新
的消费者行为报告,中产阶级消费者对于自己未来的经
济状态信心满满,因此更乐意消费,对知名品牌更为信
任。他们借助互联网获取购买的商品信息,更愿意为优
297
(Song, Cosmetics)。光是化妆品包装行业2016年的市
场规模就超过58.7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增加到77.5 质产品支付溢价。总的来说,中国的中产阶级更乐意走
亿美元以上,2017年至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略超 在时尚前端,尝试新兴品牌。纵观整个化妆品市场,
4.8% (Zion)。 中产阶级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其为市场上多个品类
的平均增量贡献过半。在香水、沐浴露和洗手液等各
中国化妆品行业现有注册生产企业3880家,其中 高端品类市场,目前中产阶层的平均贡献率超过三分
位于广东的企业有1845家以上。不过,就化妆品市场 之一。例如,购买高端护肤产品的中产阶级约占总人
份额来说,中国本土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合计仅有 数的38%,购买高端个人洗护产品的中产阶级占比约
20%,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为80%。中国 35%,购买高端护发产品的中产阶级占比达32%。对
本土化妆品牌的市场份额正逐步上升,开始具备与外国 一些更为高阶的化妆品品类,中产阶级也保持着更高的
品牌竞争的实力。由于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美国露 关注度。研究表明,中产阶级对卸妆、精华、眼霜等护
华浓、法国卡尼尔和日本嫒碧知等国外化妆品牌已经宣 肤高阶品类及妆前乳、腮红、唇釉等彩妆高阶品类有着
布退出中国市场。不过,国外品牌放弃中国市场对国内 高渗透率 (Yu, Middle)。
本土企业的发展影响有限,因为中国市场上的国外化妆
品牌已经拥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和实力强大的研发团队
(Daxue, Cosmetic)。
2016年,中国日用化妆品传统渠道增速放缓,其
中百货 (护肤和彩妆) 渠道年增速为 -0.9%,大超市
增速为-0.6%。 与之相对的是,新兴渠道如化妆品专
营店和电商取得较快增速,其中化妆品专营店增速为
9.2%,电商渠道增速高达 40%。 价格限制较低的跨境
电商平台发展迅速,对线上化妆品消费市场繁荣具有很
大推动作用 (CIRS)。中国在线化妆品的销售额在2015
年增长了25%至1240亿人民币。现在,越来越多国内
化妆品品牌建立官网商城、入驻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
2016年丝芙兰 (Sephora)、娇兰 (Guerlain) 和肌肤之
钥 (Cle de Peau Beaute) 等著名品牌均在天猫商城开
设官方旗舰店。京东与日本知名药妆品牌高丝蔻丝魅宝
(Kose Cosmeport)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高丝海外旗舰
店于2016年8月在京东全球购正式上线 (Euromonitor,
Beauty)。相较于普通消费者,中产阶级消费者更喜欢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百货商场和海外渠道购买美妆产
品,通过化妆品专营店的消费率相对较低。当然也有例
外,莎莎、娇兰佳人、金甲虫等高端化妆品专营店提升
了购物体验、充分与消费者互动,更容易赢得中产阶级
消费者青睐 (Yu, Middle)。
国外化妆品牌在中国已经拥有成熟的品牌形象,
化妆品质量上乘,加上丰富的研发力量和高效的营销活
动,使他们在中国市场更具竞争优势,2016年国外品
牌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然而,国内本土品牌
也逐步迎头赶上,推出价格更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同时
采用创新营销策略,实施强势广告宣传,进一步巩固在
中国二三线城市的主导地位 (Euromonitor, Beauty)。
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 (Kantar Worldpanel) 最新
的消费者行为报告,中产阶级消费者对于自己未来的经
济状态信心满满,因此更乐意消费,对知名品牌更为信
任。他们借助互联网获取购买的商品信息,更愿意为优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