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3 - 2017 White Paper
P. 283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

上述数字下降可能与2007年修订的《外商投资 此外,虽然酒店业整体发展较快,但是人才储备
产业指导目录》有关,从2007年12月1日起,禁止 并没有相应跟上脚步,以致“很多酒店急需专业的员
外商直接投资建立酒店。当大部分的西方品牌酒店管 工,但是要招到优秀的员工更难,因为整个酒店行业
理公司主要为本地开发商管理酒店物业,该修订版目 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同步增加” (Lu 2012)。
录也影响了一些在中国直接投资的非国内的亚洲发展
商 (Scott 2007)。 随着中国市场持续发展,国际酒店品牌希望利用
自身丰富的经验,为国内外中国游客提供优质的酒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主要国际酒店品牌,特 店服务。2012年,在第九届21世纪酒店业高峰论坛
别是高端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以2007年贸易出版 上,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告诉《中国
物《中国旅业》的报道为例,“截至[2006]年底, 日报》记者,目前一些国际酒店品牌,包括法国雅高
37家国际酒店管理企业进驻中国,带来60个品牌和 酒店、英国洲际酒店和美高梅(MGM)酒店等,已
502家酒店。在中国开设酒店数量最多的前五位企业 经在中国成立了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地化酒店品牌
分别为:温德姆159家,洲际69家,雅高43家,喜 (Lu 2012)。
达屋37家以及万豪31家” (China Hospitality News
2007)。这些国际酒店品牌除了在一线大城市扩大经 建立本地化酒店品牌的需求并不仅限于中国内
营外,还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二、三线城市 (China 地。据报道,“到2015年将有8800万中国人到国外
Daily 2011a)。 旅游”。高峰论坛的其他与会者纷纷表示,“创造专
为中国而设的酒店品牌也是吸引海外中国客户的有效
尽管如此,经济型酒店的增长速度仍比奢侈品牌 方法” (Lu 2012)。
酒店更进一步。《中国日报》在2008年年中推测,
截至2007年底有超过100家经济型酒店品牌已在全 不过,现有国际品牌在国内高端酒店市场的表
国大约1000个地点设立酒店 (Ding 2008),一项 现似乎相当不俗:根据中国旅游协会的报告,2010
最近的研究公布的数字表明,到2009年1月,经济 年底,“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个国际酒店品
型酒店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的地点已经增长至2800个 牌”占中国全部高端酒店总量的20%,但利润份额
(Friedlnet 2009)。根据《中国日报》的消息,报道 却高达80%” (Wang 2012)。
所称的截止2010年7月,1200家正在亚太地区修建
的酒店,有802家位于中国大陆,约201家酒店属于 在盈利能力方面,中国内地酒店企业严重缺乏竞
“低价位类型” (Moody 2009)。 争力,原因之一是酒店行业一直存在较多非对外经营
的国企酒店。早在2003年,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例如,美国戴斯酒店在中国特许经营合作伙伴透 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曾经要求国有企业剥离“非核心酒
露,戴斯酒店计划在未来五年到七年内新开设500家 店资产”。在近十年之后,“国有企业名下仍然拥有
经济型酒店 (China Daily 2011a);与此同时,来自 酒店2000家以上,总资产超过万亿人民币” (Yang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一位旅游业专家预计,从2010到 and Li 2012)。
2015年,每年在中国内地新开设的各种类型酒店将
会超过1500家 (Yang 2011)。 国有企业公然违抗部长级命令,这多少有些令人
吃惊。不过,《中国日报》总结了几条国有企业难以
虽然增长速度显著,但是“中国市场”仍然存在 剥离酒店资产的原因:首先,“有些国企酒店资产由
一些问题。根据《中国日报》报道,这些问题包括 国际知名酒店品牌管理,可能比国企核心业务带来的
“公共部门投资者建立五星级酒店的愿望并不符合中 收益更快”。其次,“很多由国企经营的酒店效益较
国市场需求”(我们认为这是政府的面子工程)和 差,令购买方态度更加谨慎”。第三,“酒店员工就
“员工培训水平低下” (Moody 2009)。 业和税收债务等问题也是收购的潜在障碍” (Yang
and Li 2012)。换言之,国企酒店可以在不听从监
有分析人士认为,建设豪华高端酒店带来的另一 管,效益低下的情况下继续营业,可是私营企业如果
个问题是,高端酒店往往会推高附近写字楼、住宅公 出现类似的问题,是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继续生
寓和零售场所的价格 (China Daily 2011a)。 存下去的。

如何招聘并留住员工仍然是个问题。《中国日 因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公开要求政府官员纠正
报》援引某“专家”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 不良风气,中国的五星级酒店“正想方设法让自己
酒店员工的流动率是非常高的” (Lu 2012)。 的酒店看起来不那么富丽堂皇”,甚至纷纷主动要求
降星来“赢回政府公务消费” (Arredy and Wong
2014)。

283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