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2015_WhitePaper_web
P. 25
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
1.2 国有企业是把双刃剑(2013年)
国有企业重获新生 此外,“国企企业管理非常薄弱。股东在企业事务
方面没有任何话语权,也不能向法院提出申诉。缺乏透
国有企业(国企)享受中国政府的优惠待遇,按照 明度意味着企业管理中的行为不端可以很容易被隐藏起
中国政府要求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政府和国企的关系来 来。”3
源于复杂微妙的历史。也有些人认为,如果不进行实质性
的变革,国有企业前景堪忧。 在中国十八大期间,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回答记者提
问时透露,“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更加市场化,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 不断增加活力和影响力。”3
民和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经拿中国臃肿且亏损的国
有部门开刀,关闭了几千家无利可图的低效企业,为私营 知名作家、前中国美国商会主席麦健陆(James
部门企业繁荣创造了空间,也保证了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 McGregor)指出,国资委管辖的“117家大型央企”很
[2000-2010]的持续增长。”1 多都是垄断企业,“经过过去十年的变革和发展,现在
中国共产党对这批中央企业的控制权比政府更大。”4
然而,从那时开始,“由于政府大力支持大型国有企
业,之前取得的一些成果出现倒退。虽然国有企业数量在 麦健陆先生继续解释道:
企业总数量的比重持续下降,到2011年降至5%,但是由于
国有企业仍在经济的制高点占有主导地位,其产出在国民 中央企业最高层领导人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任
经济总产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相对较高的26%。”1 命,他们的地位比政府官僚更高,尽管后者名
义上应该是央企的监管者。共产党可以通过这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从事公司法比较研究的学者 些央企发展中国经济,也可以利用他们巩固政
柯提斯•J•米尔霍普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林立 治权力。[用麦健陆先生的话来说]这就是当今
雯最近共同撰写了一篇研究中国国企的论文。文章指出, 中国威权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4
中国国有企业体系的基础是“由大型国企和相关企业组成
的‘垂直一体化的多个集团’。每个集团都有一个‘中央 麦健陆先生来华已经二十五年,亲眼见证了中国
控股公司’,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他认为,某些官员“看
,该机构是‘骨干企业’的主要股东。反过来,骨干企业 到俄罗斯寡头以个人身份接管国有资产—党认为这种
拥有这一集团中所有国有企业(包括一家金融公司,该金 做法就是寡头政治。于是,2003年,共产党成立了国资
融公司为集团成员公司提供融资服务)的多数股份。”2 委(SASAC)[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把国有资产
纳入中央控制之下。到了2006年,中央下发指示,把二
此外,“上述结构中存在一个明显的中国共产党组 十多个重点工业和技术部门全部变为国有或者由国家控
织。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国企高管的人选,反过来,一些 股。最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推出6000亿美
国企高管也在政府和党内担任职务。” 两位作者强调,在 元经济刺激方案。这些资金流入国有企业—从此央企不
这种结构中,存在着若干条自上而下的指挥链:“这些等 断发展壮大。”4
级森严的结构包含于复杂的网络之中,网络中不仅有其他
公司,还有党组织和政府机构,这些公司和组织机构在有 有意思的是,在国有部门越来越壮大之时,很多观
关生产和政策执行等诸多事务中互相交流,互相合作。”2 察员—包括上述作者—都预计中国政府会继续开放国内
市场,以私营企业为基础,促进培育更有活力、可持续
米尔霍普和林立雯也就中国目前国企管理模式的重要 发展的经济。“随着私营企业数 量增加,[中国经济]
问题做出评述。 正朝着更加自由的市场经济发展。但是,与之相反的
是,中国还在坚持大力扶持国有企业。这种做法令中国
其中一个问题是,“国有企业可以免受反垄断制裁。 国企越来越难以适应全球贸易体系,也对跨国公司造成
另外,正如《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在最近发布的 威胁。”4
观察报告中指出,政府‘有选择地执法,令私营部门的竞
争者受到控制’,而且外资企业也被挡在门外,无法收购 用麦健陆先生的话来说,“国有企业并未对增加就
地方企业。” 业机会或产品创新作出贡献。邓小平先生曾经利用私营部
25
1.2 国有企业是把双刃剑(2013年)
国有企业重获新生 此外,“国企企业管理非常薄弱。股东在企业事务
方面没有任何话语权,也不能向法院提出申诉。缺乏透
国有企业(国企)享受中国政府的优惠待遇,按照 明度意味着企业管理中的行为不端可以很容易被隐藏起
中国政府要求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政府和国企的关系来 来。”3
源于复杂微妙的历史。也有些人认为,如果不进行实质性
的变革,国有企业前景堪忧。 在中国十八大期间,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回答记者提
问时透露,“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更加市场化,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 不断增加活力和影响力。”3
民和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经拿中国臃肿且亏损的国
有部门开刀,关闭了几千家无利可图的低效企业,为私营 知名作家、前中国美国商会主席麦健陆(James
部门企业繁荣创造了空间,也保证了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 McGregor)指出,国资委管辖的“117家大型央企”很
[2000-2010]的持续增长。”1 多都是垄断企业,“经过过去十年的变革和发展,现在
中国共产党对这批中央企业的控制权比政府更大。”4
然而,从那时开始,“由于政府大力支持大型国有企
业,之前取得的一些成果出现倒退。虽然国有企业数量在 麦健陆先生继续解释道:
企业总数量的比重持续下降,到2011年降至5%,但是由于
国有企业仍在经济的制高点占有主导地位,其产出在国民 中央企业最高层领导人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任
经济总产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相对较高的26%。”1 命,他们的地位比政府官僚更高,尽管后者名
义上应该是央企的监管者。共产党可以通过这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从事公司法比较研究的学者 些央企发展中国经济,也可以利用他们巩固政
柯提斯•J•米尔霍普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林立 治权力。[用麦健陆先生的话来说]这就是当今
雯最近共同撰写了一篇研究中国国企的论文。文章指出, 中国威权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4
中国国有企业体系的基础是“由大型国企和相关企业组成
的‘垂直一体化的多个集团’。每个集团都有一个‘中央 麦健陆先生来华已经二十五年,亲眼见证了中国
控股公司’,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他认为,某些官员“看
,该机构是‘骨干企业’的主要股东。反过来,骨干企业 到俄罗斯寡头以个人身份接管国有资产—党认为这种
拥有这一集团中所有国有企业(包括一家金融公司,该金 做法就是寡头政治。于是,2003年,共产党成立了国资
融公司为集团成员公司提供融资服务)的多数股份。”2 委(SASAC)[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把国有资产
纳入中央控制之下。到了2006年,中央下发指示,把二
此外,“上述结构中存在一个明显的中国共产党组 十多个重点工业和技术部门全部变为国有或者由国家控
织。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国企高管的人选,反过来,一些 股。最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推出6000亿美
国企高管也在政府和党内担任职务。” 两位作者强调,在 元经济刺激方案。这些资金流入国有企业—从此央企不
这种结构中,存在着若干条自上而下的指挥链:“这些等 断发展壮大。”4
级森严的结构包含于复杂的网络之中,网络中不仅有其他
公司,还有党组织和政府机构,这些公司和组织机构在有 有意思的是,在国有部门越来越壮大之时,很多观
关生产和政策执行等诸多事务中互相交流,互相合作。”2 察员—包括上述作者—都预计中国政府会继续开放国内
市场,以私营企业为基础,促进培育更有活力、可持续
米尔霍普和林立雯也就中国目前国企管理模式的重要 发展的经济。“随着私营企业数 量增加,[中国经济]
问题做出评述。 正朝着更加自由的市场经济发展。但是,与之相反的
是,中国还在坚持大力扶持国有企业。这种做法令中国
其中一个问题是,“国有企业可以免受反垄断制裁。 国企越来越难以适应全球贸易体系,也对跨国公司造成
另外,正如《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在最近发布的 威胁。”4
观察报告中指出,政府‘有选择地执法,令私营部门的竞
争者受到控制’,而且外资企业也被挡在门外,无法收购 用麦健陆先生的话来说,“国有企业并未对增加就
地方企业。” 业机会或产品创新作出贡献。邓小平先生曾经利用私营部
25